文 | 来源·盖世汽车

“销售新车41868辆,同比增长了7.03%。”这是江淮交出的5月份销量成绩单,加上不久前江淮与大众签署合资意向书,后者以10亿欧元(约合79亿元)入股江淮汽车母公司。近日来,江淮汽车可谓好消息不断。

江淮汽车的“春天”到了吗?实则不然。通过分析其5月销量数据,不难发现其销量的同比增长与其商用车领域给力挂钩。数据显示,江淮汽车5月份商用车销售2.97万辆,环比增长了4.6%,同比增长了32.6%。其中轻型货车销量20754辆,同比增长了26.08%,成绩较为突出。重型货车销量为6524辆,同比增长88.99%,商用车领域整体成绩出色。

反观乘用车领域,似乎其还未找到销量增长的节奏。数据显示,江淮汽车5月份乘用车销量1.22万辆,其中,SUV车型销量7403辆,同比下滑3.44%;MPV车型销量2629辆,同比下滑19.03%;轿车销量2169辆,同比下滑62.80%;纯电动乘用车销量4036辆,同比下滑47.48%。

屏幕快照 2020-06-09 上午8.51.36.png

(图片源自:江淮汽车官网)

这对于一个已经成立了30余年的老牌汽车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但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大众汽车入股,江淮汽车将成为中国首家由外资控股的地方国有汽车集团,对于困境中的江淮而言这或是一个机会。

盛极一时的江淮汽车

在1990年前,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仅有的汽车制造商所掌握的技术也十分有限。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内对于汽车的需求在日益增大。当时的江淮看准了这个市场,决定将全部的资金、技术投入到客车及货车的底盘领域。

1990年,江淮汽车开发出一款客车专用底盘,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客车只能由货车底盘改装的状况;两年后,其又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后置发动机底盘。几项正向研发的成果是1995年,江淮汽车登顶国内客车底盘销量冠军,次年其客车底盘的全年销售量更是突破了1万台大关。

屏幕快照 2020-06-09 上午8.53.21.png

(图片源自:江淮汽车官网)

在当时,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江淮汽车生产的客车专用底盘几乎垄断了国内中型客车市场。随着客车底盘业务的不断成熟,江淮汽车制造厂于1996年12月接手合肥客车厂,开始生产客车,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江淮汽车成为了当时国内客车领域的佼佼者。

转折在2000年。尤其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乘用车市场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国内出现了第一批由商用车切入乘用车领域的自主品牌。与商用车相比,乘用车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且利润更加丰厚。因此,彼时的江淮汽车掌权人左延安也将目光转向了乘用车领域。他曾多次表示,如果不做乘用车,江淮汽车就会被市场边缘化。

2002年3月18日,第一辆“江淮瑞风”多功能MPV下线,这意味着江淮汽车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乘用车领域。江淮瑞风一经推出便成为国内大MPV市场的爆款车型。2002年,江淮瑞风的销量占国内大MPV总销量的62%。次年10月,上市仅1年半的江淮瑞风便已经迎来了第1万辆车的下线,这是一个相当亮眼的成绩。

也正是由于其MPV的大获成功,江淮汽车随后开始酝酿进入更广阔的乘用车市场,生产轿车、SUV等。

乘用车领域失利

2007年4月,江淮汽车正式发布首款全新轿车宾悦,向外界宣告正式进军轿车市场。虽然宾悦自上市就迅速吸引了市场的关注,但最终由于这款产品存在用料不足、内饰廉价以及各种质量问题,宾悦在市场上的口碑迅速下滑,几年后更是逐渐从市场中消失。 

在相继推出瑞鹰、宾悦后,2008年9月,江淮汽车发布了一款全新轿车,分两厢、三厢紧凑版本,分别被命名为“同悦”“同悦RS”。随后不久,2009年上海车展期间,江淮汽车又带来了一款新车型———江淮和悦。 

屏幕快照 2020-06-09 上午9.03.26.png

(图片源自:江淮汽车官网)

短短几年时间,江淮汽车就已经形成了由瑞鹰、宾悦、同悦、和悦组成的乘用车产品线。与许多汽车品牌不同,江淮汽车的新车从发布到上市的时间往往很短,动作速度。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有利于江淮汽车在当时快速抢占市场,但由于多数车型的研发、测试时间不充足,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重,不利于江淮汽车在市场中树立口碑及长远发展。

果不其然,在2011年江淮乘用车销量增速大幅下降,当年仅销售约21.5万辆汽车,同比增长8%,此前,这一增幅均保持在50%以上。进入2012年,江淮汽车的销售情况并没有随车市回暖而好转,其主要乘用车产品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为了扭转局面,江淮汽车开始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首先便是对乘用车战略进行深化与升级。时间来到2014年,彼时国内小型SUV刚刚兴起,高性价比的国产SUV寥寥无几,战略升级后的江淮再次瞄准这一新兴市场,推出瑞风S3。最开始,和多数自主品牌一样,江淮也以高性价比、大空间主推四、五线城市,恰逢市场红利,瑞风S3上市即火爆。

可惜的是,当国内主流车企开始主推精品小型SUV迎合消费升级的时候,江淮仍把核心放在性价比上,结果由于消费升级和性价比SUV的风口渐过,两年换了三代的S3月销从26439辆下滑到1466辆,仅仅用了8个月。

溃败与新生

江淮汽车的困境在2018年就已显现。财报显示,江淮汽车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00.92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6亿元,同比下降282.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亏损18.77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行业不景气等外部因素,江淮汽车之所以会出现销量下滑、业绩亏损,主要问题源于自身。首先,其产品研发方面,江淮汽车一直缺乏自主研发的动力。其次,产品节奏速度过快,导致产品亮点不多,且缺乏足够的验证和测试时间,导致产品问题突出。 

WechatIMG931.png

(图片源自: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2019年7月15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已收到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将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当成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违反相关规定,被处以1.7亿余元罚款,这对江淮而言无疑雪上加霜。江淮汽车党委副书记王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江淮比整个行业更早地进入了困难期,整整早了一年。”

进入2020年,情况并未有好转。据悉,今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扣掉非净利润为-4.287亿元,江淮汽车仍处在低谷期。对于低谷期的江淮汽车而言,5月末大众汽车的入股则被看作了其涅槃重生的转折点。

在2017年江淮大众成立时,王东生曾坦言,“江淮的转型升级主要就是以品质提升为一个基本条件,我们全面向大众汽车学习。”确实,自与大众集团合作以来,江淮汽车称得上“受益匪浅”,从前者手中引入了德国VDA质量标准,以及在市场、用户、品牌、质控等方面的经验。

今年的再次合作让两家企业之间的“捆绑”更为紧密。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大众汽车集团深度参与混改,必将为江淮汽车带来产品、技术和成熟的管理方式。盖世汽车研究院认为,此次江汽控股引入大众汽车集团,通过国企混改的方式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对江淮而言无疑是机遇所在。

但对于当下的江淮汽车而言,如何把握好机遇,利用“大众背书”为其产品赋能,抗好江淮自主品牌的大旗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