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源·新疆汽车在线 吴霜

新疆汽车在线讯:叠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品牌向上的势头,国内车市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闹场景。不过,在各路吆喝声中,最为走量的,其实还是15万元左右的车型。这点从占据新能源先手的比亚迪的销量数据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于是,在这个最为内卷的价格区间,各路主流中国品牌也是你方战罢我登场。除了有着身位优势的比亚迪,诸如吉利、哈弗等传统一线中国品牌,也发起了新一轮攻势。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际探店来观察一下,看看这一系列新动作,会带来哪些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改变“旧格局”呢?

探店比亚迪/吉利/哈弗,新车销量都不是问题?

首先还是来看眼下的销量大佬比亚迪。在推出“冠军版”战略之后,比亚迪至少巩固,甚至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战果。在15万元价格区间,比亚迪在上个月末(5月),带来了宋Pro DM-i冠军版车型。而从探店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工作日刚开始营业的时间点,比亚迪店内的到店情况也相当可观。20分钟左右的探店过程,至少有5-6批客户,还不包括正在试驾的情况。所以工作人员主要还是针对精准客户,即前期有线上沟通,或者意向强烈的客户。而从观察的情况来看,店内以宋Pro DM-i冠军版,以及汉DM-i冠军版的关注度相对更高。

然后我们把视线拉回上市不久的宋Pro DM-i冠军版。虽然新车的入门版纯电续航里程被提升至了71km水平。但无论是消费端还是车企本身,对于低续航版的热情都并不高。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在配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110km续航版本仅比71km续航版本贵约7000元。加上对长续航体验上的憧憬,消费者也更愿意直接从指导价14.98万元的“110KM超越型”开始入手。现车情况也能看出比亚迪的态度,因为标准续航版基本没有现车,预订的提车周期甚至高达2个月左右。而长续航版本则能够做到有现车,不过配色方面基本围绕白色与灰色。优惠政策部分,只有顶配车型可以赠送充电桩(选装需额外支付2千元),同品牌置换可以有5千元补贴(非同品牌减半)。与此同时,当地对于本月内购车还有一笔购车补贴。但是需要月底之前交车才可以获得。

从前面的了解也可以发现,比亚迪的势头依旧很猛。那么几乎是与宋Pro DM-i冠军版前后脚上市的吉利银河L7,又是啥情况呢?首先,略显“不公平”的是,这家吉利银河展示店刚开业不久。店面的区位条件,在附近扎堆的各类4S店面前并不显眼。不过虽说是新店,但背后的金主还是本地长期经营吉利品牌的老集团。所以引流以及配套磨合层面,后期应该也不是问题。作为展示店,很显然也就是以售前服务为主。甚至整套下单的操作都是通过线上方式,整套玩法在传统车企中相当贴近新势力风格。至于售后部分,现阶段可以无缝对接至吉利渠道进行。

接下来就具体看看吉利银河L7这款车。与宋Pro DM-i冠军版一样,低续航版的银河L7“并不受待见”。吉利银河本身也意识到了这点,结合该店的车辆配额情况,单次拿车百余台左右的情况下,低续航版车型的配额仅为个位数。店内的展车也以顶配与次顶配为主,试驾车也是次顶配,但尚未完成上牌工作。与之对应的是,目前也尚未进入统一的交付阶段。而负责接待的单个销售自身,已经握有二十多个订单。粗放的来说,单月单车型订单量破百应该是大概率时间。结合前面对现车配额的准备情况来看,吉利银河L7在开启交付流程之后,主力车型应该可以做到现车销售。如果当月的现车配额没有能够对应的选择,那么1个月内交付现车也将是大概率情况。

从对吉利银河L7的探店可以发现,吉利开辟的这块新战场,至少已经开始显现它的潜力。那么被形容为正在“倒退”的长城汽车,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事实上哈弗枭龙MAX是这三款车型中上市相对最早的一个。但从个人探店的情况来看,店内的C位甚至还不是它,而是哈弗二代大狗。当然,这两款车在店内都摆放的是插混版本。至于枭龙MAX,虽然不存在所谓低续航版本,但现车依旧局限在中高配车型。与之对应的是,充电桩也是只在中高配上进行赠送。

那么哈弗二代大狗凭啥继续占着店内的C位呢?销量或许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上个月该店的哈弗二代大狗销量已经接近三位数。当然,这个是油车与插混共同的销量情况。但据了解,其中插混的比重甚至要更高。而且,结合此前对其它本地哈弗经销商的了解,单店整体销量200+,是较为可信的基本盘。在此基础上,老牌销量担当哈弗H6还不容忽视。以此推断,在一定条件内,哈弗二代大狗或许已经可以与哈弗H6实现接近“对半分”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并非优惠带来的。在上市近4个月的情况下,哈弗二代大狗插混的先进优惠仅为千元幅度,完全是聊胜于无的水平。结合这点来看,虽然骁龙MAX是新车,但确实暂不足以压过目前二代大狗的势头。

新车都在吃增量,那被吃的存量是谁的?

从针对比亚迪、吉利、哈弗三款新车的探店情况来看。虽说表面上身处同一个价格区间的吉利银河与哈弗骁龙,有种冲着处于领跑姿态的比亚迪而来的势头。但在新车,甚至是各品牌新能源市场的新战略都在吃增量的情况下,那么被吃的存量又是谁的呢?结合今年一季度国内SUV市场销量情况来看,前十的产品中,除了特斯拉Model Y这个外资品牌身影,合资品牌老熟人就剩本田CR-V一根独苗。所以答案其实也很清晰了,合资SUV越来越难办了。

难办不代表就不办了,现实没有影视剧那么任性,但代价是什么呢?以合资燃油SUV来说,其价格体系崩盘是肉眼可见的存在。其中,诸如大众、丰田等传统国内的一线合资品牌,尚还处于拼优惠的阶段。但二线合资品牌已经等不及了,甚至干脆选择明着来。比如同样是刚上市的马自达CX-50行也,一款轴距超过2.8米的合资SUV,指导价起步在15万元区间,这已经是刷新认知的存在。

混动领域同样也在发生变化,以日产奇骏e-POWER为例(咱不讨论e-POWER如何划分技术身份),暂时全部以四驱身份出道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了价格上的“油电倒挂”。如果按此趋势大胆猜测,在提供两驱车型的情况下,奇骏e-POWER完全有潜力极为接近15万元的价格区间。

为什么拿这两个板块来料,因为它们在消费者心中都是有着固有认知的存在。即,合资燃油紧凑型SUV基本围绕20万元价格区间深沟高垒,对应的混合动力车型在此基础上普遍再增加1-2万元的“护城河”。但在守不住销量基本盘的情况下,这些固有认知都在发生变化。甚至部分品牌会出现“掀桌子”的动作。但到这里就完了吗?还没有,因为新生的新能源车,更是在“乱弹琴”。

因为新能源车部分,包括合资品牌在内,暂时都没有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堪比燃油时代的认知架构。少有能够参考锚定效应的品牌,无非是比亚迪、特斯拉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合资品牌跑去“攀”特斯拉的价格体系,有点不切实际。向下趋近于卷入15万元级别的市场竞争,或许是更为现实的选择。于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定位中型车的丰田bZ3,在指导价就进入16万元区间的景象。

为什么反反复复强调15万元级别的汽车市场?我们再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在整体仍处于阶段性存量阶段的中国车市,能够立竿见影刺激更多人选择消费汽车产品的价位就在这里。这也是为什么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言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原因之一。作为竞争充分,同样也是目前主要增量来源的15万元级别车市。这个时候选择卡住扶持政策,无疑会导致已经呈现出的火爆势头被降温。对于现阶段本就需要刺激的国内车市而言,难言促进作用。

无独有偶,美国近期开始对特斯拉加大补贴力度,以Model 3为例,最高或可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如果再以加州的情况做参考,还能获得另外7500美元的退税额度(有收入要求)。整体算下来,美国市场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有可能会降至接近2.5万美元的水平(折合人民币约18万元)。由此来看,我们的各类补贴政策其实已经越过了最高点。相比正在赶路的大洋彼岸,绝对属于走在世界前列的状态。所以在树立新格局的情况下,现阶段可不是选择“掉链子”的时候